睡在床墊 膝下墊枕頭 腰部變輕鬆

文章出處:聯合報╱記者╱陳惠惠

睡覺要睡得舒適,除了挑選床墊,睡姿也有幫助。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在膝蓋下放一個枕頭,可以讓骨盆、腰部放鬆,床靠牆,老人家會睡得比較安心。
簡文仁說,睡覺應該是肌肉最放鬆的時候,不管側睡或仰睡,最大原則就是盡量避免肌肉組織被壓迫、扭曲等,以免肌肉痠痛,甚至可能壓迫周邊神經。
「大字型的睡法較放鬆,也會覺得比較舒服。」簡文仁說,膝蓋下加墊一個枕頭,可以讓骨盆後傾,腰部肌肉較放鬆。不少老人家有退化性關節炎毛病,他說,墊枕頭也有幫助,睡醒時先活動一下關節後再起床。
若習慣側睡,也沒必要硬逼自己改變睡姿。簡文仁建議,這時候枕頭可以放在兩腿之間,也可以在背部加墊一個枕頭或靠牆睡,「最好維持 45 度的半躺姿勢,90 度的睡姿易壓迫到肩膀及髖關節」。
相較之下,簡文仁較不贊成趴睡,脖子及腰部容易感到不適,「沒有標準睡姿。」他強調,習慣的睡姿最好,只要覺得睡得舒服、放鬆就沒問題。
老人的床墊 有軟Q嘸

文章出處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

為了讓家中老人家睡得更舒服,有些年輕人精心挑選又厚又軟的床墊,老人家卻翻來覆去,怎麼樣也睡不慣;還有一些老人家深信,硬床比軟床來得更合適。
「太軟、太硬的床都不好。」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解釋,就是軟到可以化壓力,硬得可以撐住身體,有些老人家瘦到接近皮包骨,太硬的床可能讓壓力集中在某一點,睡得不舒服。
不過,這樣的說法仍稍嫌太籠統了點。「床墊厚薄不是關鍵,但不能硬到不變形,也不能軟到變形太大。」
署立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李偉強說,床墊太軟,支撐力不夠,有時甚至會影響老人家夜裡翻身,長期間維持同一睡姿,第二天醒來自然會腰痠背痛。除了換床墊,李偉強說,平日多運動,也會增強夜晚翻身的能力。
簡文仁說,床大一點比較好,不只安心,翻身時比較不會覺得有壓力,大字型的睡法也比較舒服,還可以在床上做運動。
除了大床比小床好,床的高度也要留意。根據衛生署調查,在老人家自家住宅裡,臥室是最常跌倒的地點之一,除了在室內走動時跌倒,不少老人家也會在上、下床時不慎跌傷。
李偉強說,不少老人家都有膝關節退化的毛病,床太低,老人家不易起身,反之,床的高度太高,老人家爬上爬下也不方便。
雖然床墊要軟硬適中,高度也要恰到好處,李偉強提醒,一切還是要視老人家習慣而定,只要好入眠,沒有腰痠背痛的困擾,也沒必要非改變不可。
關於床墊材質,李偉強提醒,「以容易清潔、維持乾淨」最重要。簡文仁也提供大原則,不管是彈簧床、乳膠墊或是泡棉,只要能吸震、方便清潔即可,像塌塌米比較容易積灰塵,鋪棉被則要考慮汙漬較難清理。
至於睡起來有漂浮感的水床,透過水的浮力,比起睡硬板床,血液循環可以更好,對於有腰痠背痛困擾的老人家,也能減少肌肉、骨骼的壓力。不過,專家可不建議老人家睡水床,水床支撐力弱且較不穩定,老人家可能會少了一點安全感。簡文仁說,水床可以預防褥瘡,但除非是長期臥床的老人,否則不建議睡水床。
另外,不少人也有疑問,是不是該替家人老人購置電動床,透過遙控器,就能調整床鋪的角度,立起身體,方便看書、看電視或用餐。李偉強說,電動床適合自主、獨立性強的老人家,不過,電動床的價格並不算太便宜,還是要考量家庭經濟情況,否則可以用枕頭替代。
有趣的席夢思獨立筒床墊的床邊故事

出處:中國時報
下面這照片凸顯了 King Size 優點,以趣味方式呈現,很有創意吧 ︿︿
▲床墊的規格和功能隨時代演進,60 年代適逢尺寸革命,席夢思在 50 年前的廣告中,趣味呈現 King Size 大床優點:「終結床墊上的戰爭」,使用未加大的床墊(上圖),同床上的兩人難免互相干擾,使用 King Size 大床(下圖),解決同床的擁擠問題。
回溯到 1876 年,人類發明第一張彈簧床開始,床墊革命從未停息,為了提升睡眠品質,設計符合人體需求,先是研發出獨立筒袋裝彈簧,讓獨立筒床墊能夠順應人體曲線,接著也因應美國人的體重,打造 King size 床墊。
據傳當年慈禧太后在逃難時,平常睡慣的席夢思彈簧床也要下人扛著逃,對床墊依賴頗深,床墊的製造技術隨時代演進,以前還在大小作文章,如今以科技材質、E 化設備掛帥,求一夜好眠的目的仍舊,噱頭更令人眼花撩亂。
床墊選對 夜夜好眠 挑選撇步報你知- 蘋果日報

睡眠像呼吸一樣每天需要,充分的睡眠也是解除疲勞的不二法門,因此擁有一張好睡的床墊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市面上床墊有哪些種類,選購時該怎麼挑選,才不會買到黑心床墊。另外,床墊如何保養與使用,讓專家告訴你。
選張好睡的床墊,就可以跟數綿羊說掰掰了。
床墊種類
連結式
高溫加熱接連排列完成的彈簧,不過因鋼線面將彈簧串聯,成為受力共同體,若睡在床上其中一人翻身會影響另一方。
適合 :偏好硬床者或銀髮族、體重較重者可提供較佳支撐度。
一線鋼
精鍊高韌性碳錳鋼線,未經打結或急彎一體成型。因受力共同體,一處受壓,附近彈簧會相互牽扯。
適合:不易變形,適合家中有小朋友者。提供腰痠背痛者較佳支撐度。
獨立筒式
將所有彈簧以纖維布袋個別裝起來,經黏著或壓縫排列成型。每個彈簧能根據人體,獨立調整運作,但如用力跳躍較易讓彈簧變形。
適合:伴侶體重差異大較者、淺眠者、孕婦。
天然乳膠
天然橡樹擷取的橡樹汁液,柔軟舒適具彈性,能緊密支撐人體的自然曲線、均勻的給身體各部位最貼切的支持。
適合:易過敏兒童青少年、體重較輕者、柔軟偏好者。
好睡眠推薦 十大祕笈不再失眠助好眠

【2010/04/17 經濟日報】

許多人都有睡眠問題,睡不著、睡不好、不易進入深層睡眠等,長期恐影響日常生活作息,並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台灣席夢思建議,可在日常生活中做些調整,以幫助睡眠。
好睡十大祕笈:
1、減壓小運動:睡前選擇一個安靜小角落,閉眼並放鬆全身,由鼻子緩慢吸氣並口腔緩緩吐氣的動作,維持10至20分鐘。
2、均衡飲食:晚餐以適量為宜,並避免會引起胃氣、胃灼熱或消化不良等徵狀之食物。
3、睡前才淋浴:睡前以38度C左右的熱水浴,令人產生放鬆的感覺;在沐浴後約30分鐘體溫開始下降時,最容易入睡。
4、避免在床上逗留太久:若上床超過20分鐘仍無法入睡,即應下床離開寢室走走,做些平靜的事,再返回寢室準備入眠。
5、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飲料:包括巧克力及蘇打水、茶、可樂等都有可能造成失眠。
6、宜到戶外多走動:白天多接觸陽光有助於夜間入睡及熟睡。午後或傍晚時間進行散步,也可助眠。
7、減少午睡:長者應避免午睡,以防晚間失眠。若真的有需要,建議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8、保持腦筋靈活:早上時間適量多動腦,晚間即可因腦力的消耗而達到較佳的入眠效果。
9、適合的床墊:選擇一張不會因伴侶翻身造成的震動而造成失眠,又能均勻支撐全身,讓全身肌肉放鬆好好入眠的好床。
10、輔助睡眠藥物:需經由專業醫師諮詢。
積極求醫 告別失眠數羊的夜晚

新聞、圖片引用至news.pchome.com.tw

◎ 怎麼樣才叫失眠?
失眠症的定義是指睡眠的質和(或)量令人不滿意的情況,且持續一段時間。這些情況可能是: ● 入睡困難:躺床超過半小時無法睡著。
● 難以持續睡眠:睡眠中常醒過來。
● 睡眠的時間短。
● 雖沒有入睡的困擾,半夜不會醒來,睡眠的時間也足夠,但早上醒來時卻覺得沒有睡飽,十分疲倦。
治療失眠症的幾個原則如下:
● 找出相關的因素:情境性失眠者若能解決境遇事件,失眠大多數可以改善
● 處置宜早,不要拖延;失眠超過一個月定義為慢性失眠症,治療會比較困難。
● 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改善生活品質:必要時,經醫療單位評估後由醫師處方使用適量的安眠藥及安排心理行為治療。
● 藥物治療:目前一般使用傳統的苯二氮平類藥物(BZD)或新型的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
● 非藥物性的治療:諸如肌肉放鬆訓練、控制刺激治療、限制睡眠治療、教導睡眠衛生習慣、認知治療等。
為什麼我們都愛賴床?

新聞引用至sleep321.blogspot.com,圖片引用至nipic.com

為什麼我們都愛賴床?起床為什麼又難又遲鈍?看了就知道。
如果你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剛睡醒的樣子,你會看到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畫面閃過:全身懶洋洋地,頭腦不太清楚,動作比平常要慢,連心情也不太好,只想按掉鬧鐘(或把那個吵醒自己的人趕出房間),繼續賴在床上不要起床。如果你記性不好,不記得(或不願意承認)自己醒來的樣子,那麼或許可以試著想像一下,當你叫別人起床時所遇到的狀況(父母可以回想早上叫小孩起床是多麼艱鉅的一件事)。
這種雖然醒來,但身體還想繼續睡覺的情形,在西方睡眠醫學領域裡用一個特別的詞「sleep inertia」來為這種現象命名。”inertia”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遲鈍」,另一則是指物理上的「慣性」,剛好精確的抓到人剛睡起來睡眠仍持續,反應慢半拍的狀態。中文雖然沒有類似的形容詞,但一般口語裡所說的「起床氣」倒也抓到這個現象的幾分特徵,也就是這時候人的情緒常常都不是太好(你可能會想到你那些起床時候脾氣特別不好的朋友)。
(閱讀全文…)
專家解析:數羊方法無助眠效果

圖文引用至big5.xinhuanet.com

“數羊”催眠
其實,這跟睡前靠想事情來催眠所陷入的誤區是一樣的。因為大腦始終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一直處于“計算”或“分析”的工作狀態,腦垂體等顱內腺體睡眠物質分泌不足,當然就無法產生睡意了。
聽音樂催眠
節奏感強烈、情緒高亢的音樂只會加重大腦負擔,造成神經調節不均衡,肯定不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當然, 這還是因人而異,有些人聽輕音樂能幫助入睡。但我不建議失眠者採取這種方法。
運動勞累催眠
很多人認為,睡前做運動,盡量把自己搞得很累,然後上床就能很快睡著。其實不然。臨睡前的過量、劇烈運動,會令大腦興奮,不利于提高睡眠質量。
洗熱水澡催眠
事實上,人在體溫較低的時候更容易入睡。人體隨著進入深睡眠狀態,溫度逐漸降低,進而達到理想睡眠質量。剛洗完熱水澡不要立即上床,先休息一下,盡量讓自己渾身的熱散失一下再睡覺。
臥室看電視催眠
電視的聲音、信號會對大腦正常的休眠狀態造成干擾,人難以真正入睡。有些人明明都打瞌睡了,電視還開著。結果又被驚醒,于是打起精神又看,然後又睡著。如此反復幾次,睡眠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開燈睡覺催眠
有這麼一群人,不開著燈就睡不著。然而科學研究表明,生物鐘自然睡眠模式受人造光線幹擾,會降低人體黑色素的水平,從而造成機體免疫力的下降。
宵夜催眠
睡前吃吃喝喝,酒足飯飽後心滿意足上床睡覺。這是極端錯誤的做法。睡前“宵夜”,或者晚飯吃得過于飽脹,都會增加腸胃消化功能負擔,反而不利于深入睡眠。
所以,如果數羊,不會得到好的睡眠品質優 ︿︿
睡眠時間關乎腹圍

轉自 新華網 -睡眠時間關乎腹圍 「極端睡眠」應引起注意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對於40歲以下成年人,睡眠時間關乎腹圍,如果睡眠過少或過多,腹部脂肪在一段時期後明顯增加。
這項研究結果刊載於3月1日出版的醫學雜誌《睡眠》。
腹圍與睡眠的關聯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韋克福雷斯特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以332名非洲裔美國人和775名拉美裔美國人為研究對象,其中62%為女性。他們年齡在18至81歲之間,平均年齡41.7歲。
研究人員發現,17%的研究對象晚間平均睡眠時間不超過5小時,55%在6至7小時之間,28%不少於8小時。
研究人員用CT掃瞄方式測出研究對象腹部脂肪含量,包括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研究負責人克里斯滕·G·海爾斯通告訴路透社記者,內臟脂肪與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疾病密切相關。
5年後,在年齡低於40歲的研究對象中,晚間平均睡眠時間不超過5小時的內臟脂肪增加32%,在6至7小時之間的增加13%,不低於8小時的增加22%。皮下脂肪變化情形類似。
在年齡不低於40歲的研究對象中,睡眠時間與腹部脂肪變化之間沒有明顯關聯。
分析原因
研究人員認為,睡眠時間關乎腹部脂肪增加可能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睡眠少可能使人疲倦,導致日間無力鍛鍊身體;與睡眠時間居中者相比,睡眠較多者花在運動上的時間少一些,因而脂肪增加多一些。
其次,睡眠少可能影響與食慾有關的荷爾蒙水平,導致過量飲食。
再次,一些人因心情抑鬱而睡眠少,抑鬱本身與體重相關。
所以換句話意思是睡得好不好會有可能決定肚子大小?是不是很有趣~ 😛
選擇好床墊 專家:有效提升睡眠品質

轉自 NOWnews (2010/02/04 12:01 記者辛佩穎/新竹報導)

『選擇好床墊,整晚都好眠』,現代人由於生活壓力大,在工作的忙碌之下無法有充足的睡眠,或是其他各種因素壓縮到睡覺的時間,而很多人都有一個共通的題,就是躺在床上輾轉難眠,到了隔天整個人精神動力都沒有,那麼伴我們睡眠的床墊就要好好的選擇囉。
一般來說,選擇床墊不外乎有五大功能。能夠全方位的支撐,符合人體工學曲線支撐重量落點的接觸,吸收壓力讓身體重量均勻散開,這會有效的降低脊椎所受的壓迫,讓體內的血液循環順暢,達到零支撐點的釋壓功能。而在睡眠的時候,身體會排出汗氣,選擇一張從表面布料至內部結構擁有高透氣效果的床墊,因為具有高透氣的功能,才能將身上汗氣抒解排除,有效提升睡眠品質。
由於床墊是無法清洗的,防螨抗菌的功能就要有。塵螨所產生的排泄物和屍體是引起過敏的主要物質,而家中的床墊是塵蹣生活的溫床,因為床墊能提供溫暖潮濕的環境,又以人類所掉落的皮屑為主食,不但會引起呼吸道產生問題,也會使皮膚有搔癢、發炎的狀況發生。